基本信息
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1988年,又名核工业总医院、中法友好医院,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应急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,是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、国家卫生健康委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第四临床部。医院是国家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,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点,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,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,江苏省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。医院设有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中心、江苏省体医融合促进老年骨骼健康应用工程研究中心、江苏省神经疾病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、江苏省骨质疏松诊疗技术与转化重点实验室、苏州市放射治疗学临床医学中心、苏州市神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、苏州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、苏州市骨科临床医学中心、苏州市骨质疏松临床医学中心,5个苏州大学研究所、10个市重点实验室。
医院正在建设“全国一流三甲医院、核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附属医院、高度国际化的医教研融合临床研究中心。”医院现由三香路院区、络香路院区、浒关院区和西环路院区组成,共设床位2050张。在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,我院位居全国无年报组(非政府财政预算)第2名。医院现有临床科室42个,医技科室11个,教研室21个,在职员工3300多人,高级专家700多名。
科室成就
医院设有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4个(放射治疗科、普外科、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),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16个(普外科、骨科、神经外科、神经内科、麻醉科、急诊科、放射治疗科、妇科、泌尿外科、心胸外科、消化内科、医学影像科(放射、介入)、检验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呼吸内科、血液科);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11个(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、泌尿外科、急诊科、呼吸科、手足外科、胸外科、内分泌科、临床护理学、临床药学、运动医学)、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27个(麻醉科、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、骨科、医学影像科、普外科、急诊医学科、泌尿外科、血管外科、心血管内科、放射治疗科、妇科、整形美容科、胸心外科、血液科、肿瘤科、产科、呼吸科、消化科、检验科、药剂科、肾内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内分泌科、风湿免疫科、口腔科、眼科) [6]
开展技术
夫精人工授精技术
设备引进
医院环境